Search

【選擇】(上)
 
生命漫長,在成長的過程,我們擁有有很多的選擇。
 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選擇】(上)
 
生命漫長,在成長的過程,我們擁有有很多的選擇。
 
譬如,選擇吃什麼、選擇走哪條路去上學、選擇頭髮上的髮飾、選擇和哪個朋友成為知己、選擇什麼樣的人成為我們的伴侶。
 
然而,有些事物,是我們無法選擇的,比如:我們無法選擇在什麼樣的家庭裡誕生、無法選擇父母、無法選擇天氣。
 
當我們面對無法選擇的事物時,我其實仍然是自由的,因為我可以選擇看待事物的觀點。
 
我的母親在我年幼時即離家,我無法確切的說出,她在我幾歲時離家,彷彿五歲,彷彿四歲,彷彿更小的時候她就離開了,她選擇了她喜歡的生活方式,和朋友去過快樂的日子。
 
我很愛很愛我的母親,我很想一輩子黏著她,她的手藝很好,會編織漂亮的毛衣和帽子,會為我捏出可愛的泥土肉粽,關於母親,在我的認知裡,只要有母親,我就是幸福的。
 
母親離家後,我彷彿被拋棄,每天晚上只要一躺在床上,還沒閉上眼睛,我的眼淚就一直流,流過眼角,流進耳蝸,流到深深誨暗的髮絲裡。眼淚每天陪我入睡,一想起母親,我的心就酸澀不堪,我很渴望她能回家,但我始終不見她回來。
 
眼淚一路陪著我長大,我是個孤寂又倔強的人,沒人知道我的眼淚,即便我長大了,外人總覺得我高傲,但只有我自己知道,我的眼淚持續陪著我到二十歲,每晚入睡,閉上眼睛,想起母親時,我仍有悲傷。
 
儘管我有悲傷,但我卻從來沒有恨過母親,我對她仍有愛,這是我的選擇,她的出走,並不影響我對她的愛,她可以出走,而我也可以繼續愛她,以我的方式。
 
在我心裡,我選擇看待母親離家的觀點是「母親有權力選擇她想要的生活方式,她和父親在一起不快樂,她只是去作她自己」,這樣的想法,從我第一次流淚入睡的夜裡,在我幼小的心靈裡,就同時存在的,我一邊流著對母親想念的眼淚,一邊想著母親只是去作她自己了。
 
當我無能選擇事物發生的樣態時,我會選擇觀看事物的看法,而我,仍然是自由且幸福的,因為我選擇與幸福為伍。
 
#粉專限定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還有兩個名額請留言跟小編索取
#之後會開放連結以原價開出
#台北場工作坊參考底下連結
 
🔥 2021年3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:https://reurl.cc/bRDayM
✔李儀婷「愛的賽局理論‧親子教養工作坊」
唯有父母體驗了愛
才能真正的貼近孩子
給予孩子溫暖的陪伴
讓孩子成為一個高自我價值的人
親子對話值得父母一再練習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從高壓的教育,走到和諧的教養。孩子每一次的情緒與爭執,都是上天給予的禮物
View all posts